Skip to content

黄体囊肿破裂

黄体是卵巢排卵后形成的正常生理结构。排卵后,卵泡腔内压力下降,卵泡壁塌陷,颗粒细胞和卵泡内膜细胞向内侵入,同时在卵泡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作用下,基底膜外的毛细血管内皮细胞、成纤维细胞增殖并穿入基底膜内,先后形成血体和黄体,此时卵巢血管增加,血流速度居全身腺体首位。正常成熟黄体直径2~3cm。若黄体腔内有大量的积液,使腔的直径超过3cm以上者则称黄体囊肿。若卵巢黄体囊肿破裂,则会导致腹腔内出血1。黄体囊肿破裂 (corpus luteum cyst rupture, RCLC) 是育龄期女性急性腹痛的常见原因之一,通常发生在月经周期的后半段,与排卵后黄体的形成有关。黄体囊肿破裂可能导致严重的腹腔内出血,需要紧急干预2,并需与异位妊娠破裂等更凶险的疾病区分3

病因 4

外力性破裂 (65.2%)

○ 性生活(62.9%)

○ 排便、锻炼等紧张活动

自发性破裂 (34.8%)

○ 盆腔炎症

○ 卵巢充血

流行病学

卵巢黄体破裂是女性排卵并发症之一,可发生在育龄期女性的各个年龄段,但25~35岁的已婚或有性生活的女性 为高发人群。多发于月经周期的后半段4。先天性凝血功能异常或口服抗凝血药物的患者容易出现卵巢黄体破裂,且易复发。

临床表现

● 症状

突发性下腹疼痛 (>99%)

○ 恶心呕吐

○ 肛门坠胀

●体征

○ 血压下降

○ 阴道后穹窿或腹壁穿刺抽出不凝血

○ 移动性浊音阳性

诊断

● 病史和体格检查

● 腹穿或后穹窿穿刺凝血实验

● 腹部、子宫及附件超声检查

● 腹部CT检查

● 妊娠试验(排除异位妊娠)

治疗

保守治疗 :适用于出血量少、生命体征平稳的患者。主要措施包括卧床休息、止痛、补充液体等。严密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血红蛋白变化[2]。

手术治疗 :手术原则是完整切除出血的卵巢黄体,同时最大限度地保留正常的卵巢组织5。手术治疗的适应证包括:

○ 生命体征不稳定,出现休克症状。

○ 血红蛋白浓度进行性下降。

○ 保守治疗失败,如保守过程中出现腹痛加重、腹腔内出血增多或生命体征不稳定的患者。

○ 临床病情稳定,但合并其他有指征的手术(如输卵管积水,输卵管绝育等),可同时进行。

鉴别诊断

黄体囊肿破裂需与以下疾病区分:

异位妊娠 :两者均可引起腹痛和腹腔出血,但异位妊娠患者的妊娠试验通常为阳性16,二者也可能同时发生。

急性阑尾炎 :两者均可引起右下腹痛,但阑尾炎患者常有转移性右下腹痛和麦氏点压痛1

卵巢囊肿扭转 :可引起突发性腹痛,超声检查可发现扭转的卵巢。

就医

如果你出现以下状况,请在他人陪同下立即就医。就诊前准备好详细的病程信息,如发病时间、症状、月经周期等。可借助月经记录工具导出月经报告,并交给医生,便于医生掌握你的月经史。

● 月经后半周期突发下腹疼痛,不能自行缓解,且伴头晕、心慌、心悸等症状。

● 月经后半周期在性交、用力咳嗽、剧烈运动后出现下腹腹痛,且疼痛剧烈。

预防

● 注意自我保护,避免运动过程中挤压腹部,以及在行走时受到外力撞击。

● 注意性生活安全,避免激烈的性行为,以免挤压腹部,造成危险。

● 定期(一年一次或两年一次)进行妇科检查,月经后半周期出现下腹疼痛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编写者: 杨静萱
上传者: 张梓润

参考文献